質量成本優化的兩種理念
(一)傳統質量成本優化理念
???? 傳統質量成本優化理念假設:控制成本(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與故障成本(內部和外部故障成本)之間存在一種此消彼長的關系,隨著控制成本的增加,故障成本將逐步降低,并由此帶動總質量成本的下降。但是,總質量成個的下降過程并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實際情況是:當控制成本的增加達到一定程度時,總質量成本會由逐步降低反轉為逐步增加。在這一過程中,質量成本由下降到上升的“轉折點”就是最低(最優)的質量水平。在這一點上,控制成本與故障成本之間實現均衡(兩者相等),并以此界定了可接受的質量水平。
???? “可接受的質量水平”是傳統成本優化理念的特征,其依據是人們對“次品”概念的傳統理解——只有當產品的實際質量水平超出了標準質量特征值所規定的可接受的限度(一般為土、下限)時,產品才是次品。根據這個觀點,只省當產航成為次品時才會發生故障質量成本。這種傳統理念不但允許而且鼓勵一定數量的次品生產產。
(二)現代質量成本優化理念
???? 20世紀70年代后,傳統的質量成本優化的理念受到質量零缺陷觀點的挑戰。質量軍缺陷的觀點認為,對企業來說,存在一定的次品率(如萬分之一)可能是允許的,甚至是合理的。但對購頭到這萬分之一次品的消費者來說,他購買的就是百分之百的次而,他的權益也由此受到侵害。因此,將次品降力零,不但具有成傘效益上的合理性,而且對維護每個顧客的權益也是必要的。事實上,那些以質量零缺陷理念指導質量管理的企業,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 到了80年代中期,零缺陷理念進一步發展為健全質量理念,又一次向“次品”觀念提出挑戰。根據健全質量理念。生產出與目標值行偏差的產品就會帶來損失,而且偏差越人損失也越大:因此、企業應追求在減少次品量的同時降低總質量成本,并逐步使產品能達到健全零缺陷狀態,即可接受次品數為零的狀態。
???? 在現代質量成本優化理念下,總質量成本水平更具動態性。
- 01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和 ...2019-11-04
- 02總資產變動情況分析2019-11-04
- 03負債結構分析應該考慮 ...2019-11-04
- 04多種產品組合的盈虧平 ...2019-11-04
- 05所有者權益結構分析2019-11-04
- 06股東與經營管理者之間 ...2019-11-04
- 07固定資產與流動資產結 ...2019-11-04
- 08營運資金與長期負債比 ...2019-11-04
- 09資產結構分析的目的與 ...2019-11-04
- 01財務報表的組成和分類2019-11-04
- 02債務轉為資本2019-11-04
- 03以換出資產賬面價值計 ...2019-11-04
- 04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判 ...2019-11-04
- 05資產的計稅基礎2019-11-04
- 06所得稅會計核算的一般 ...2019-11-04
- 07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2019-11-04
- 08借款費用的范圍2019-11-04
- 09實收資本接受現金資產 ...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