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社會融資規模不包括民間融資
作者:六豐財務157 11-04 16:14
民間融資是正規軍的補充
提出“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近一年后,12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再次強調,與每年新增貸款相比,社會融資規模是更加重要的指標。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為9.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26萬億元。
“社會融資總規模嚴格定義就是,在整個經濟范疇里通過金融系統向非金融部門提供資金的總量,首先扣除了金融部門相互之間的融資,也沒包括民間不通過金融中介,而僅發生在個人之間的借貸。目前在整個社會融資規模中,貸款的比重已經少于60%。”周小川在財經年會上稱。
今年6月份,央行曾啟動民間融資現狀調研,針對6300多家民間融資的資金融入方(企業)和資金融出方(民間融資中介機構)進行了專項調查。調查顯示,截至今年5月末,全國的民間融資總量約3.38萬億,占當時貸款余額僅6.7%,占企業貸款余額比重為10.2%。
對于今年引發眾多糾紛的民間借貸問題,周小川表示,民間融資不在央行統計范圍內,因為民間融資基本上是遵照合同法、沒有通過金融業所產生的活動。民間金融的出現和整體經濟環境有關系,但更多取決于民間自己的選擇。從宏觀上來說,它是對經濟有利的補充,但不允許非金融機構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也不允許“擊鼓傳花”式脫離實體經濟的投機活動。
“如果跨越了法律界限,就要堅決處理。我們還是希望民間金融活動中的主體是能夠對于正規金融部門起到一個補充的作用,趨利避害。”他表示。
金融應支持實體經濟
2010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今年1月30日央行公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正式引入這個提法。周小川表示,實際上去年提出“社會融資規模”概念就已經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埋下伏筆,與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是一脈相承的。
“既然強調發展實體經濟作為堅實基礎,就需要對什么是實體經濟、什么不是實體經濟做一個區分。簡單地說金融就是虛擬經濟是不對的,金融業里面也有一些不是虛擬的,是直接為實體經濟融資的,比如銀行貸款,金融部門能夠把個人和企業的儲蓄動員起來給企業融資,這是直接聯系到實體經濟活動的,是屬于直接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周小川稱。
他指出,金融業也會搞出一些在金融業內循環的、對實體經濟作用比較小的一些產品。“這涉及到對金融工具的劃分,哪些是支持實體經濟,哪些是脫離實體經濟的。對于監管來說,也是同樣的要求,如果說支持實體經濟,要支持哪些金融工具的發展。”
對于金融部門相互之間的融資,周小川表示,有很多是正常的活動,也有一部分轉變成僅僅是為了賺錢而在自我循環,甚至是利用信息不對稱賺非金融業錢的工具。
“但這個也沒有特別明確的界限,有一些產品在一開始的時候,是服務于實體經濟的。比如說擔保債務憑證(CDO),開始可能是想服務實體經濟,但是到CDO平方甚至三次方的時候,就會跟實體經濟距離越來越遠。因此,要想一刀切劃分也不容易。但是,如果說只有金融部門和金融市場的交易員關心的產品,恐怕距離實體經濟就比較遠了。”他表示。
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委員會今年4月發布的《金融危機調查報告》顯示,金融危機到來前,許多大型投行都建立了CDO部門和交易柜臺,制造出上千億的高風險CDO證券,因為一筆典型CDO業務在10億-15億美金間,投行獲得的費用可達500萬-1000萬美金。而這些讓投行大獲其利、投資者損失慘重的復雜衍生品正是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提出“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近一年后,12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再次強調,與每年新增貸款相比,社會融資規模是更加重要的指標。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為9.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26萬億元。
“社會融資總規模嚴格定義就是,在整個經濟范疇里通過金融系統向非金融部門提供資金的總量,首先扣除了金融部門相互之間的融資,也沒包括民間不通過金融中介,而僅發生在個人之間的借貸。目前在整個社會融資規模中,貸款的比重已經少于60%。”周小川在財經年會上稱。
今年6月份,央行曾啟動民間融資現狀調研,針對6300多家民間融資的資金融入方(企業)和資金融出方(民間融資中介機構)進行了專項調查。調查顯示,截至今年5月末,全國的民間融資總量約3.38萬億,占當時貸款余額僅6.7%,占企業貸款余額比重為10.2%。
對于今年引發眾多糾紛的民間借貸問題,周小川表示,民間融資不在央行統計范圍內,因為民間融資基本上是遵照合同法、沒有通過金融業所產生的活動。民間金融的出現和整體經濟環境有關系,但更多取決于民間自己的選擇。從宏觀上來說,它是對經濟有利的補充,但不允許非金融機構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也不允許“擊鼓傳花”式脫離實體經濟的投機活動。
“如果跨越了法律界限,就要堅決處理。我們還是希望民間金融活動中的主體是能夠對于正規金融部門起到一個補充的作用,趨利避害。”他表示。
金融應支持實體經濟
2010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今年1月30日央行公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正式引入這個提法。周小川表示,實際上去年提出“社會融資規模”概念就已經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埋下伏筆,與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是一脈相承的。
“既然強調發展實體經濟作為堅實基礎,就需要對什么是實體經濟、什么不是實體經濟做一個區分。簡單地說金融就是虛擬經濟是不對的,金融業里面也有一些不是虛擬的,是直接為實體經濟融資的,比如銀行貸款,金融部門能夠把個人和企業的儲蓄動員起來給企業融資,這是直接聯系到實體經濟活動的,是屬于直接為實體經濟服務的。”周小川稱。
他指出,金融業也會搞出一些在金融業內循環的、對實體經濟作用比較小的一些產品。“這涉及到對金融工具的劃分,哪些是支持實體經濟,哪些是脫離實體經濟的。對于監管來說,也是同樣的要求,如果說支持實體經濟,要支持哪些金融工具的發展。”
對于金融部門相互之間的融資,周小川表示,有很多是正常的活動,也有一部分轉變成僅僅是為了賺錢而在自我循環,甚至是利用信息不對稱賺非金融業錢的工具。
“但這個也沒有特別明確的界限,有一些產品在一開始的時候,是服務于實體經濟的。比如說擔保債務憑證(CDO),開始可能是想服務實體經濟,但是到CDO平方甚至三次方的時候,就會跟實體經濟距離越來越遠。因此,要想一刀切劃分也不容易。但是,如果說只有金融部門和金融市場的交易員關心的產品,恐怕距離實體經濟就比較遠了。”他表示。
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委員會今年4月發布的《金融危機調查報告》顯示,金融危機到來前,許多大型投行都建立了CDO部門和交易柜臺,制造出上千億的高風險CDO證券,因為一筆典型CDO業務在10億-15億美金間,投行獲得的費用可達500萬-1000萬美金。而這些讓投行大獲其利、投資者損失慘重的復雜衍生品正是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享:
上一篇:韓長賦:糧食增產仍大有潛力
瀏覽排行 最新發布
- 01衛生部:研究血液制品 ...2019-11-04
- 02中國人民銀行發放61 ...2019-11-04
- 03民政部擬規定基金會重 ...2019-11-04
- 04應健全保障房建設投融 ...2019-11-04
- 05全國金融工作會議1月 ...2019-11-04
- 06陶瑞芝:鼓勵央企向上 ...2019-11-04
- 07半月談:把脈2012 ...2019-11-04
- 08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長龐 ...2019-11-04
- 09通用航空業補貼即將落 ...2019-11-04
- 01資產審計之銀行存款收 ...2019-11-04
- 02資產審計之審查現金收 ...2019-11-04
- 03資產增減變動審計2019-11-04
- 04溫家寶元旦到湖南看望 ...2019-11-04
- 05北京今年將試點家具以 ...2019-11-04
- 062012年經濟領域新 ...2019-11-04
- 07北京市屬國企2011 ...2019-11-04
- 08生肖郵票帶動整體郵市 ...2019-11-04
- 09非美貨幣上漲金價高位 ...2019-11-04